“以前想看葡萄種植方面的書,還要專門到書店買,現在村里農家書屋藏書特別豐富,我遇到葡萄種植難題就來找資料,別提多方便哩。”在江蘇省新沂市墨河街道史圩村經營葡萄合作社的任海濱告訴記者,正是村里的農家書屋,讓他種植的葡萄產量高、質量好,每年都能賣個好價錢,葡萄合作社也因此成為帶領眾多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“助推器”。 任海濱所說的就是墨河街道史圩村農家書屋,書屋內的書架上擺滿了一萬多冊各類書籍,是個每天都會吸引眾多村民前來讀書的全民閱讀站點。 “我剛開始種植葡萄時知識、技術都欠缺,所以收入一直不高。有一回葡萄又‘生病’了,我急急忙忙進城找專家想辦法,路上遇到了老支書史思芹,他告訴我村農家書屋里有很多關于葡萄病蟲害防治的書,我立馬趕過去,從書上順利地找到了不高產的‘病因’,對癥下藥后,挽回了不少損失呢!”任海濱說,從此他就成了農家書屋的“常客”,有事沒事都喜歡光顧,不僅自己來,還帶領合作社其他成員一起查閱書籍、學習知識。“田間管理、林果管護、增產增效……書里有我們取之不盡的‘致富經’啊!”在任海濱的帶動下,越來越多的村民“涌進”農家書屋,他們時常邊讀書邊交流種植經驗,小小的農家書屋,儼然成了這些“土專家”的交流平臺。 墨河街道倪墩村的村民喬虎剛開始種植水蜜桃時,由于肥水管理不佳,水蜜桃口感一直不太好,雖然收成不錯,但始終賣不了好價錢。后來,喬虎也跟隨其他村民走進農家書屋,從書中了解了大量水蜜桃種植管理的方法和技巧,多次實踐后,他的水蜜桃質優、個大、賣相好,2020年還未成熟時就已被預訂一空。 近年來,墨河街道不斷強化農家書屋建設力度,10個行政村都已經高標準建成藏書不低于5000冊的農家書屋,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看書難、借書難、買書難的問題。同時,墨河街道各行政村還以農家書屋為陣地,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主題閱讀和文化活動,讓農民從書中收獲物質財富的同時,精神文化生活也獲得極大滿足,小小的農家書屋真正成為農民奔小康路上的“加油站”。 |